当前位置: 校务公开 党群之家 师德建设 文章阅读
戚实小“师德建设月”工作总结(2018.10)

爱,绽放师德之美

——戚实小师德师风建设汇报

师德,宛如《史记》中司马迁的坚守,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师德,宛如《论语》中孔子的谆谆教诲,是一种理想与情怀;

师德,宛如《楚辞》中屈原的情感追寻,是一种纯洁与高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可以说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导向,成为了我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是爱与良心铸就的事业,是一份心对心的工作,福禄贝尔曾说“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作为校长,怎样信任激励教师,营造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感化教师,让全体教师明白: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才是教师精神最好的诠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我们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词,下面就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以爱育己,文化引领

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学校,不是因为一件又一件做成的事而构成的结果,而是因为有一群人向同一个方向不停地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状态。这就是学校文化,用文化引领人、发展人,文化引领是百年老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戚实小在发展,百年校训朴诚是我们的文化主张,朴诚文化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增长点,需要不断谋求新的突破点,孕育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所以大家首先要认同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爱”的文化。校长以此文化来引领教师,如每周一早晨校长在教师群里发送“早安心语”,因为一周的起点最有万事开头难的感觉,双休的懒散还没享受够,又要开始快节奏的工作,以此鼓励教师打足精神开启全新的一周;每次教师大会前播放一些美文、小故事、名言警句,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理念;每次的教师座谈会,和大家坐在一起谈精神,谈信仰、谈情怀,统一思想,让教师认同爱的文化。

其次,营造处处有爱的和谐校风。团队对个体的影响力量是巨大的。不论是环境还是人际关系,要在校园营造正能量的场。物质环境中,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朴、诚”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朴诚做人,诚朴做事”,就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一切的工作都落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理念天天看,经常讲,就在每个人心中扎下根,就能保持良好的校风。本学期在“朴诚立品、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我们又梳理了各个领域在培养目标、发展愿景的教育主张,完善形成自己的表达:管理团队“朴以至简、诚以为正”之品;教师团队“朴以至真、诚以为爱”之品;朴诚学子“朴以至理、诚以为贵之品;校园氛围“朴以至雅,诚以为美”之品。“朴诚”文化引领求质立品,赋予师生生命成长的力量。我们的教师文化就是立足“真、爱”,这已成为我们独特的团队文化和丰富的教育内涵的真实缩影与写照。本学期我对管理团队提出了“聚力团队、相互成全”的要求,提升“朴以至简、诚以为正”的管理效能。一是孕育良好的生态,给予隐形的力量——我坚信,只要校园品德生态环境好了,教师们的心就会柔软,心柔软了,善良便会随之生长。所以学校积极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构筑丰富的教育体验,让正能量弥漫渗透于人心间。二是完备严格的制度,呈现显性的章法——管理在多层网络中提升效能,并通过建立教师值日q群、月度总结等举措,让制度在工作运行中真正落地。我们“正能量”管理者的良好形象,为教师提供最好的服务,从而形成自我价值+团队支持+持续更新的群体生命发展样态。

二.以爱育人,职业幸福

    首先,文件学习。其一,学习师德师风的规范要求。如学习了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告诉老师,什么是对的,该怎么做。其二,了解师德红线。组织老师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通过违规案例的比对,学习自我剖析,排查整改作风问题。告诉老师,什么是错的,不能做什么。其三,组织教师现场签署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书》,强调公开承诺活动,教师政治上要认识到位,思想上要学习到位,行动上要执行到位。学校要动真碰硬见行动,教师要潜心育人显实效。并不定期组织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就是大家必须遵守的准则。依法治校,按制度办事,老师们要认同制度、遵守制度。

其次,沟通顺畅。矛盾需要及时化解,心结需要解开,情绪需要疏解,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沟通顺畅尤为重要。

1.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师德建设管理体系,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校长高度重视,师德工作专人负责。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商讨并制定了《戚实小“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党支部起先锋带头作用,在思想上引领;工会开展外出拓展、聚会、困难群众慰问等活动,帮助教师解决困难,丰富业余生活;团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保证队伍的活力和凝聚力。每学期制定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计划,分月实施,检查落实,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进行量化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家长满意度调查,汇总家长意见,及时整改等。组织机构各司其职,保证教师生活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

2.民主管理:教师有意见或建议时要有渠道反映,所以定期召开教师大会(每月至少一次)或教代会非常有必要。在会上,鼓励教师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对提案认真梳理、落实,解决问题。学校重大决策征求大家的意见。教师的心声有人听,建议有采纳,他们被尊重,就有了主人翁思想,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比如科学整体多部门联合统筹家访、教研的比重和总量,尽量合理安排工作量。

3.校长谈心:当教师情绪出现波动时,倾听和了解情况就很重要,变堵为疏。沟通时,先认同他的感受,然后讲出自己的建议,采取“先跟后带”的策略。对新来的教师,问问是否习惯;对家庭出现危机的老师,关心地谈谈;对家长投诉的老师,教教他怎么改变;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良苗头,慎重地及时提醒。目前我已经与四分之一的老师交流谈心过。我觉得真诚而坦诚地个别谈心,是校长与教师建立信任、增加了解的有效途径。

4.鼓励主导:校长要相信教师,“人之初,性本善”,管理的精髓就是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善意。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多包容,给改正的机会,在管理中激发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管理不是控制,我始终认为好的管理就是帮助人在尊严中发展,激发人在发展中奉献。好教师也是夸出来的,发现优点,当面鼓励,在各种会上大力表扬,除了一些表彰活动,QQ群、微信群的点赞、教师作品的传颂,都能增强教师的成就感。

三.以爱育爱,创新举措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也尝试采取了一些管理小策略:

1.有仪式感。每学年组织教师现场签订承诺书,让教师面向孩子、家长做出庄严承诺;每学期末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表扬师德优秀的老师。通过庄重的仪式,让老师体会教师职业的尊严与使命。比如今年教师节我们组织开展了“品味别有滋味的小确幸”庆祝教师节活动,内容有“签署‘廉节’承诺书”、“欢送退休教师”、“‘舌尖上的幸福’品尝会”。老师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带来分享,品尝传递快乐。我们还好好策划退休仪式,期末有教师退休,我们准备推送一期微信,感谢她对学校做出的贡献,青年教师唱歌朗诵表达大家的敬意等等。所有活动倡导全体教师呵护初心,用心去感受戚实小这个温馨幸福的大家庭,智慧而快乐地生活、工作!

2.典型引路。我们开展“身边的感动”朴诚教师月度人物、“朴诚三好教师”等评选活动,建立常态化的师德评价机制,以点带面,传递影响。让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切实感受到工作本身的美好和价值,找到最佳的成长状态,展现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风貌。我们还将组织进行拓展训练、心理专题培训,实现教师个人修养、道德人格方面的提升。

3.专业提升。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师徒结对、老带新、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和师资培训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主要有两大品牌活动。一是“朴诚新社”——因为新学期青年教师的变动较大,因此首先完善朴诚新社的组织建设,重新民选正副社长,确保组织自治力。其次继续开展基本功周周练活动、走进名师、基本功比赛(反思、论文写作)等系列活动。锤炼教师基本功,让“人人做良师,人人追求做名师”的发展目标成为青年教师的自觉追求。二是“春华秋实”——中年教师展示月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展示、现场访谈等活动,提高学校对这一群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干预水平,让昔日中坚力量的教育生命焕发新的光彩。本学期,我们在教师群体中还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教师根据学习所需列出书单,学校买单,每人读书可作批注,扉页写上阅读感言,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快乐。以这一交流方式,点亮自己,又照亮别人。倡导教师用阅读去寻找教育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让读书渗透到朴诚教师生命中的每一天。

4.暖心行动。过早到校、过晚离校给部分学生带来身体影响和安全隐患,引起了学校的重视。在“四点钟课堂”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又开始了“温情早看护”,全体教师自上而下,党员带头,中层先上,全员铺开,加入爱心服务的队列。每天早晨6点50,值日教师就已经到校,在早看护课堂与学生一起晨读。我们还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将爱的承诺落在行动上”的活动,邀请家长代表进食堂监督管理,开放每月一期的家长夜校,上门家访成了老师们的常态工作,建立潜力生跟踪档案,老师们的身影穿梭于“168爱生行动”中。我们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家长和孩子最迫切问题,用最真诚的行动温暖全体家长和学生。

5.常敲警钟。师德师风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如周边出现负面新闻,第一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引以为戒;每次会议前,先强调师德要求,对出现的一些不良苗头进行警示,引起大家注意。

6.资料及时归档。工作留痕,要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积累原始资料,以备查验。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朴诚教师就像苔一样,虽然微小普通,但仍然执着开放,认真地把自己的师德之美,毫无保留地绽放,把爱撒进孩子的心田!因此我们相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助力朴诚教育迈入更美好的进程……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戚墅堰实验小学.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
地址:常州市延陵东路145号
邮箱:qsysx@126.com 电话:0519-8771616-8888